为增进各界交流与合作,赋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大宗固废处理、绿色经济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绿色低碳实践样本,11月23日,辽宁省辽阳市举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暨重载车示范道路通车现场观摩活动。
此次活动由辽阳首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环境监察》杂志社、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固废网联合发起。活动主题为“做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 助力辽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辽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宏斌,辽阳县委书记王蕾,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典阁出席签约仪式。
张宏斌在致辞中说,近年来,辽阳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签约,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构筑完整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辽阳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将自身优势资源和潜力项目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中国环境监察》杂志社社长王进明在致辞中表示,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大宗固废处理领域的领跑者、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链主企业,在推动建筑、交通、市政、煤炭、钢铁、电力等行业大幅减碳,提质降本增效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模范践行者和积极助推者。活动中,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专家、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碳科技)总经理于立做了“恩典之路新质生产力助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提质降本增效”的主旨报告。
仪式上,辽阳市辽阳县首山经开区与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就辽阳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进行签约。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位于辽阳县刘二堡镇,一期用地面积178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恩典之路专利环保凝固剂生产线、智能固废制砖生产线、混凝土搅拌站、水稳站、预制件生产线以及实验楼、办公楼等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无害化处理固废300万吨以上,为助力辽阳及周边地区大宗固废处理工作开创新局面。签约仪式后,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天津、山东、甘肃、黑龙江等地10余家经销商、供应商进行了授牌。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王亦楠、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一级调研员马建华等十余位专家围绕“恩典之路专利技术赋能十大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层次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恩典之路环保凝固剂”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资源高效化综合利用,而且在不同场景运用中创新性地解决了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关键性问题,是一项惠及民生的专利技术。
当日下午,在位于辽阳市辽阳县首山经济开发区的重载车示范道路通车仪式现场,与会人员进行了现场观摩。活动中,专家对现场道路施工质量工艺等进行认真点评,同时,针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答疑。据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董事长谢纪强现场介绍,该2.8公里的示范道路是利用废弃钢渣修筑的,道路修筑工艺均采用恩典之路环保科技集团的专利技术,使用辽阳市的废弃钢渣90%以上,外加0.2%的专利环保凝固剂。道路修筑后,正常天气温度下3天可通车,可承载120吨以上的重型车。与传统方法相比,该修筑工艺具有100%替代沙石、大量节省水泥、节省建设周期20余天、抗冻融及高耐久性等显著优势。
提质降本增效,大量消纳固废、减少碳排放,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是当前垃圾处理的标杆,也是践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的成功签约,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构筑完整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